2025高雄紫靈宮吸金爭議|代書欠債輕生案爆出宗教吸金疑雲 網友怒罵廟方刪除Google資訊仍難以平息

作者:

分類:

高雄鳳凰山紫靈宮近日因一名56歲孫姓女代書輕生案件,陷入吸金爭議。死者家屬指控廟方以宗教名義誘導借款、詐取金錢高達1.6億元。雖然廟方嚴正否認並揚言提告,但網友怒火難平,社群留言灌爆臉書專頁,迫使紫靈宮緊急刪除Google地圖資訊,仍無法平息輿論。


🔹 女代書疑遭宗教操控 債務高達1.6億元

據了解,孫姓女代書因生活與事業陷入低潮,情緒脆弱之際接觸鳳凰山紫靈宮。家屬指控廟方負責人以「王母娘娘旨意」為名,要求她透過借貸、抵押房屋的方式進行「消災解厄」,甚至被迫借款給其他信徒,導致債務暴增至1.6億元。

家屬在殯儀館外召開記者會控訴:「母親被利用宗教信仰騙錢,最後不堪壓力走上絕路。」事件曝光後,引起社會譁然。


🔹 廟方否認詐財 強調將提告維護清白

高雄鳳凰山紫靈宮隨即在臉書發表聲明,強調家屬指控「純屬不實」,並已委託律師發函保留法律追訴權。不過,該聲明一出,立即引來上千名網友留言抨擊,批評廟方冷血、推卸責任:「神明怎會要人借錢?」、「假宗教真詐財!」

有網友指出,宗教本應撫慰人心,卻成為謀財手段,痛批此舉「踐踏信仰尊嚴」。


🔹 刪除Google資訊仍擋不住輿論怒潮

在輿論壓力下,紫靈宮悄然移除Google地圖上的登錄資訊,但民眾怒火未減。臉書留言區仍湧入大量批評聲浪,要求廟方公開完整對話紀錄與金流資料。

許多留言直言:「舉頭三尺有神明,若真有詐財,天理難容。」、「宗教該引導人向善,不該讓人走上絕路。」事件持續延燒,社會輿論關注焦點也轉向宗教團體的金流監督與信徒保護機制。


🔹 社會反思:宗教信仰與金錢界線何在?

此次爭議揭露部分宗教團體可能存在「以信仰包裝金錢往來」的灰色地帶。學者與律師建議,政府應加強宗教法人財務透明化管理,同時呼籲民眾在面對「以消災、轉運為名」的金錢要求時務必提高警覺,避免陷入情緒與信仰勒索陷阱。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